琵琶亭,位于 江西 省 九江 市长江大桥东侧,面临长江,背倚琵琶湖。建于唐代元年,已有1200年历史,为 江西 省 九江 市著名景点。原在 九江 城西长江之滨,即白居易送客之处,但历代屡经兴废,多次移址。
清代乾隆年间(1736~1795 年)重建,这次重修是由著名制瓷大师,历任淮关、 九江 关、奥海关监督,兼督陶使 沈阳 唐英主持,清代《冷庐杂识》载:“乾隆癸亥(1743)观察 沈阳 唐公英重修,增建高楼,题额曰‘江天遗韵’。壁刊白傅遗像,是南薰殿本。悬挂有“到此忘机”、“乐天送客处”、“忘机阁”、“大江东去”等匾额。其时琵琶亭附属建筑繁多,游客如云,盛极一时。
清 咸丰 三年(1853),一场兵火,琵琶亭从此荡然无存。清末有人在遗址上别建“ 宣化 宫”,将“古琵琶亭”石匾嵌在庙门上。
2017年,距白居易公元816年创作《琵琶行》一千两百零一年,重新修建的琵琶亭千呼万唤始出来。
新琵琶亭分主亭、左碑廊、右碑廊三部分,主建筑琵琶亭座落在临界江七米高的花岗岩石基上,亭高20米,双层重檐,悬挂着刘海粟大师题写的 “琵琶亭”金字大匾额,
亭院正中,矗立着汉 白玉 白居易塑像。亭院两旁建有碑廊,镶嵌着历代诗人题咏 琵琶亭诗赋共56块碑刻。
唐朝国家机构在较长时期采用了“道州县”三级制,道辖州,州辖县,与现在地方管辖制一脉相承。“道”相当现在的省,“州”相当现在地级市, 九江 在唐代就是地级市,管辖现 江西 道大部分县,而司马官职相当于州主要领导副手之类职务,白居易连降了几级,此时,白居易心灰意冷写出天涯沦落人,自喻红颜褪尽流落红尘歌女。
《琵琶行》的开头写道“枫叶荻花秋瑟瑟,别时茫茫江浸月”。白居易以瑟瑟作响的枫叶、荻花以及茫茫江中月构成凄凉孤寂的画面。为诗中人物和事件渲染自然环境,寓情于景,让读者如临其境聆听漂泊在浔 阳江 畔琵琶女弹唱,诉说世态炎凉苦难的身世。白居易从长安贬到地僻无音乐浔阳,又是长安流落浔 阳江 头歌女,异地遇乡音,自然泪湿青衫。
座中泣下谁最多?江州司马青衫湿。
《琵琶行》(傅抱石)
千呼万唤始出来, 犹抱琵琶半遮面。这短短十几个字 成功 刻画了琵琶女踟蹰的神情与东方传统女性的心态。琵琶女这一形象也成为画家喜爱描述的题材。
《琵琶行》长诗,全文共616字。
白居易在江州留下了大量的闲适诗。
人间四月芳菲尽
登高望远
九江 长江大桥